1、家長不要“以暴製暴”,要耐心對孩子進行勸說,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擁有十分強大的內心與克製力,管住手,張開嘴,要懂得好好去引導孩子去做正確的事,告別暴力,孩子自然也就變得跟你一樣性情溫良。
2、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或者孩子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孩子的內心自然充斥著陽光與溫和。久而久之,孩子喜歡動手打人的“暴力”傾向就會逐漸退去。
3、家長要教孩子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去處理問題,耐心地引導孩子,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當孩子遇到問題,再想動手打人時,家長及時製止孩子的行為,並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平和耐心的性格,改掉喜歡動手打人的毛病。
4、家長可以改變孩子的目標,給孩子找一個其他可以打擊的對象,比如枕頭。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找到了更好地發泄憤怒的方式,日後就會控製自己打人的行為。
5、減少孩子們接觸攻擊性行為的東西。家長應該讓孩子們從電視、電影和書籍裏麵多看一些積極向上的圖片和故事。避免讓孩子們接觸過多的有攻擊性行為的遊戲和玩具,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摒棄打人的惡劣行為。
6、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孩子。有些孩子總喜歡打人,是想要獲得父母的關注。所以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提高孩子自信心,表揚其優點,讓孩子感到被愛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