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白銀市 >澄泥硯產地_黃河澄泥硯產地 正文

澄泥硯產地_黃河澄泥硯產地

2025-07-05 07:22:55 来源:遠愁近慮網作者:王磊 点击:408次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澄泥硯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澄泥硯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黃河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黃河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四大名硯中,澄泥硯最為特殊:它是唯一一款泥質硯台,與端硯、歙硯等石質硯台迥然不同;它又是唯一一款並非以產地命名的硯台,這與端硯產之於廣東肇慶、洮河硯產於甘肅洮州、歙硯產之於安徽歙縣都不一樣。

澄泥硯產地_黃河澄泥硯產地

正因為如此,加之年代久遠等緣故,關於澄泥硯原產地之爭就甚囂塵上。

新絳人說,澄泥硯原產地是在古絳州(今新絳),依據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四大名硯”條錄:“澄泥硯最早產於山西絳州”;

三門峽人則說,根據《新唐書》、《唐六典》、《通典》、《宋史》《元和郡縣誌》等地理圖誌,虢州是唐宋時期的澄泥硯製作中心,並入選皇家貢品之列;

……

此外,洛陽新安縣、山東青縣都有自己關於澄泥硯的淵源傳承,並在當地的支持下積極申報非遺項目。

2003年,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授予洛陽新安縣“中國澄泥硯之鄉”的稱號;到了2010年,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文房四寶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文房四寶特色區域榮譽稱號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山西新絳縣被授予“中國澄泥硯之都”榮譽稱號。

一個“鄉”,一個“都”,洛陽新安、山西新絳兩地都披上了一層澄泥硯“鼻祖”的外衣,這讓自認為是澄泥硯原產地的三門峽人當然不願意,尤其是對離得最近的洛陽新安抱有強烈質疑。

在曆史上,黃河挾泥裹沙穿越秦晉大地,躍出龍門,自三門峽經豫西峽穀至新安,岸低水闊,水流緩慢,留下了一個個淤泥灘。所沉之泥,含有豐富的鐵、銅、鉀、鎂、鉛、鋁等礦物質,是製作澄泥硯的上佳材質。

而在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上,洛陽新安在唐宋時期長期隸屬於“虢州”或“陝州”,應該與三門峽靈寶、陝州屬於同一地理單元,隻不過後來歸屬於洛陽罷了;而洛陽新安的澄泥硯傳承,比如澄泥硯傳承人遊敏和李中獻等人,其祖上均有在三門峽陝縣人馬寨村學藝的經曆,其後落戶到新安而已。

談到這兩點,三門峽人感到痛心疾首,認為申報非遺項目晚了,被“新絳”和“新安”搶了先手。不過,“新絳”和“新安”也有著充足的底氣。

絳州澄泥硯曾以美觀為當世第一,到了清代又失傳了300多年。幸虧後來,新絳縣光村的藺永茂經過上千次的實驗,終於掌握了各道工序的技術要領,讓絳州澄泥硯重現世間。這種傳承經曆令人驚歎。

而新安是有千年曆史的陶瓷之鄉,宋代的陶瓷遺址就有幾十處。在唐宋之前,用秦漢舊磚瓦製硯的習慣就已經普及,後來經過改良後就變成了澄泥硯。並且,新安縣在現代澄泥硯的產業化方麵用力最深,早已形成設計、生產、製作等一套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這為新安縣的手工藝事業增色不少。

不過,三門峽陝縣人馬寨村的古澄泥硯製造工藝傳承較為完整,至今仍吸引著無數澄泥硯製作者和愛好者前來觀摩。在手工藝品漸漸得到大眾認可的環境下,三門峽的澄泥硯未來或將取得不錯的成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作者:林叶亭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