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1902―1980) 名澄宇,字以行。筆名北夢、天風閣主。漢川係馬口人。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在北大讀書時,曾與老師章太炎就經學問題長期公開論辯,在學術界引起震動,與同學許君武(後為《中央日報》主編、社長),林尹(後為台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長、《中國大詞典》副主編)合稱北大“三狂”。1928年任教於交通大學、大夏大學,與夫人陳家慶一同參加南社,和柳亞子、高天梅等相唱和;又與朱大可、顧佛影研究哲學。著有《甲骨文理惑》、《詩經學纂要》、《楚辭係年》、《國文史學大綱》。1932年,任安徽大學中文係主任,曾發起“唐詩學會”,倡編《湖北詩證》。並發表大量愛國詩篇,1935年輯為《天風閣詩集》出版。其中《七律組詩》尤為章士釗推崇。1936年夏,偕夫人遊黃山後,合著《黃山攬勝集》,出版後在國內外流傳甚廣,後來海外及台灣仍有再版。1938年初移居雞公山,任河南大學曆史係教授,與範文瀾、蕭一山研究中國通史、明清史。同年秋入川,任中央大學教授、國史館編修、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編譯館編修,著有《論語會箋》、《杜詩學發凡》。1944年出版《徐澄宇論著集》一、二集。抗戰勝利後,執教於東吳大學,從事中國古代哲學名家之源流研究,編寫《名理甄微》第一卷,並出版《詩法通微》。1949年春,南京政府教育當局促其赴台,徐堅持留居上海。新中國成立後,任複旦大學教授,並參加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繼續從事漢學研究,出版《樂府古詩》、《張王樂府》,並校注《高青丘全集》。1958年被劃為 ,1979年平反。晚年關心祖國統一事業,常致函台灣和海外親友,介紹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邀請其回國探親、觀光,早日歸回故鄉。
來源:孝感市誌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7-04 14:16天狐定制
2025-07-04 14:03天狐定制
2025-07-04 14:00天狐定制
2025-07-04 13:57天狐定制
2025-07-04 13:24天狐定制
2025-07-04 13:15天狐定制
2025-07-04 13:11天狐定制
2025-07-04 12:53天狐定制
2025-07-04 12:10天狐定制
2025-07-04 11:59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