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院士研究癌症一輩子(40歲得癌活了三四十年)原創39健康網2020-08-16 14:14
湯釗猷是我國著名工程院院士、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外科教授,今年已經90歲高齡、
研究一輩子的癌症,他認為,癌症是長時間身體內外失衡的一個結果,除了外界的環境因素,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因素、代謝因素等是更重要的方麵。
而想要改造身體、預防癌症,長期適量的運動可以起到有效的幫助,尤其是遊泳。
而在湯釗猷治療的患者當中,常年堅持遊泳同時配合其他治療方法降低癌症複發的情況並非個例,湯釗猷也做了相關研究以及比對並發表在2015年的權威雜誌上,研究證明,適量遊泳可以提高身體內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抗腫瘤並且調節免疫,不過一定要適量,過度遊泳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遊泳到底有什麽好?
遊泳已經不是第一次受到醫生及專家的“表揚”,適當遊泳,會給身體帶來以下好處:
1、改善身材提高代謝
遊泳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運動方式,其對熱量的消耗要大於其他運動方式,因為水溫較低在水中消耗的熱量要大於地麵上的熱量,而在遊泳過程中還會遭遇巨大阻力,也會增加能量的轉化,另外,遊泳可以調動身體各個部位活動,參與的肌肉非常多,也是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原因。
2、提高呼吸係統能力
遊泳時在水中氣息的調換是深呼吸的一種,可以有效刺激呼吸機能提高身體的攝氧能力,另外,在水中胸腔腹腔要承受更大的壓力,需要呼吸方麵的肌肉更加有力的收縮舒張,因此對呼吸係統有極大的改善作用。
3、提高心血管機能
遊泳時候身體相對保持一個水平狀態,靜脈血容易流向心髒,因此靜脈的回流量增大,可以提高心血管的機能。
4、增強體溫調節能力
遊泳池的水溫都低於正常體溫,因此在水環境中會產生寒冷刺激,這樣人體就會進行體溫調節讓身體保持正常溫度,經常遊泳可以改善人體的產熱以及散熱能力,對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很大幫助。
不是人人都適合遊泳
雖然遊泳有很多好處,但並非人人適合。心髒麻痹人群不適合,會因為憋氣而導致血壓升高脈搏不起,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心髒驟停;冠狀動脈病變也不適合,這類人群任何運動都需要謹慎;頸椎病患者也不適合遊泳,因為遊泳頸部活動較大很可能會傷害到頸椎;另外,皮膚病患者也不適合遊泳,以免傳染給一同遊泳的其他人。
夏季遊泳要注意什麽?
遊泳時間不可太長。室內遊泳池多數都會選擇氯消毒,長時間遊泳跟氯長時間接觸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影響。
體力勞動後不應馬上遊泳。體力勞動之後血流加速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如果馬上遊泳皮膚很容易因為冷水刺激導致關閉影響散熱。
遊泳之前要熱身。遊泳之前一定要做熱身運動,否則身體會在冷水刺激之下產生應激反應,會導致腿抽筋等,還可能會傷害心髒以及肌肉。
參考資料:
原來遊泳好處這麽多?快來暢遊吧![J].健康大視野,2017(14):104-107.
哪些人不能遊泳?[J].體育健康知識畫刊,2002(02):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收藏舉報35⠦❨镨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