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小夥伴想了解大學生就業政策,今天小編專門整理了大學生就業政策的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2022年大學生就業政策有哪些
- 2、大學生就業政策有哪些
- 3、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
- 4、政府對畢業生就業的政策
2022年大學生就業政策有哪些
2022年大學生就業政策有哪些:
1、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可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谘詢申領。
2、擴崗補助
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失業保險的,可按每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不重複享受,實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
3、職業培訓補貼
4、稅收優惠
5、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
6、見習補貼
大學生就業政策有哪些
國家針對大學生出台的就業政策有如下幾個方麵:
一,誌願活動西部計劃;
二,"三支一扶搜讓"計劃:中組部,財務部,教育部等部門組織實施的“三支-扶”(支教、 支農、支醫和扶貧)計劃;
三,大學生到基層去到村裏上任;
四, 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可獲得一定的學費補助;
五,畢業大學生的創業支持。
另外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各級政府要為高校畢業指漏或生創造工作條件,主要充實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基層單位,從事教育、衛生、公安、農技、扶貧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政機關錄用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主要麵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考或招聘,擇優錄用。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政府有關部[ ]要為其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唯伍
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
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如下:
【靈活就業社保有補貼】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靈活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基本身份類證明原件或複印件、靈活就業證明材料等。人社部門審核後,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申請者本人社保卡銀行賬戶。
【到偏遠一線就業學費和助學貸款可減免】對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縣以下基層單位就業、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以及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給予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可向高校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申請。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困難畢業生有補貼】對來自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或屬於特困人員、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和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畢業生,有就業創業意願並積極求職創業的,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符合條件的畢業生所在學校申請求職創業補貼,向當地人社部門提供相關情況證明材料、學籍證明複印件等。申請材料經畢業生所在學校初審和公示,報當地人社部門審核後,將補貼資金支付到畢業生本人社保卡銀行賬戶。
大學生就業創業優勢:
1、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優勢。大學生創業不但在流程上麵會更快,還有相關的補貼政策,比如說免稅。另外,如果是在校大學生創業,學校方麵也會有相應的創業補助金,所以政策支持絕對是一個優勢。
2、思維方式:新時代,新思維。大學生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可以說和社會工作人員來說更新穎,更跳脫,更有利新生事物出現。
3、家庭優勢:大學生創業沒有家庭的負擔,可以全身心得做自己的事,所以從家庭方麵來看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政府對畢業生就業的政策
政府對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如下:
1.深入開展市場化崗位開拓行動。各地各高校要深入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二級院係領導班子成員也要積極參與。鼓勵高校與對接企業和用人單位開展集中走訪,深化多領域校企合作。
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月”“就業促進周”等崗位開拓和供需對接係列活動。充分發揮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和行業協會作用,完善“分行業就指委+分行業協會”促就業工作機製。
2.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各地各高校要充分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在符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積極舉辦線下校園招聘活動,確保校園招聘活動有序開展。高校要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招聘,支持院係開展小而精、專而優的小型專場招聘活動。
3.全麵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教育部將進一步優化升級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功能和服務,不斷提升平台專業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各省級大學生就業網站、各高校就業網站要於2022年12月底之前,與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互聯互通,實現崗位信息共享。
鼓勵地方和高校依托平台聯合舉辦區域性、行業性專場招聘活動。各地各高校要指導2023屆畢業生、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工作人員及時注冊使用平台,確保有需要的畢業生都能及時獲得就業信息。
4.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開展民營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專項行動,精準匯集推送崗位需求信息。會同有關部門舉辦“全國中小企業人才供需對接大會”“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全國中小企業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生”等活動,為中小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搭建平台。
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本地相關部門落實對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的優惠政策,支持開發創造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各高校要加強與中小企業的供需對接,為中小企業進校招聘提供便利,引導更多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就業。
5.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在資金、場地等方麵向畢業生創業者傾斜,為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等提供服務。推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大學生創業項目轉化落地。
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有關部門落實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為畢業生從事新形態就業提供支持,推動靈活就業規範化發展,切實維護高校畢業生合法權益。
6.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各地教育部門要配合有關部門統籌好政策性崗位招錄時間安排,盡早安排高校升學考試、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國企等政策性崗位招考及各類職業資格考試。
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穩就業作用,穩定並適度擴大招錄高校畢業生規模。發揮國有企業示範作用,辦好第四季“國聘行動”。
7.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各地教育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挖掘基層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科研助理等就業機會,組織實施好“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拓展“城鄉社區專項計劃”,鼓勵擴大地方基層項目規模。
引導更多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就業創業。健全支持激勵體係,落實好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考研加分等優惠政策。
8.積極配合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密切軍地協同,加大征兵宣傳進校園工作力度,暢通入伍綠色通道,配合兵役機關做好兵員預征預儲、高校畢業生征集等工作。
各地教育部門要研究製定細化方案和實施辦法,落實好退役普通高職(專科)士兵免試參加普通專升本招生、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等優惠政策。
9.全麵加強就業指導。高校要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係,確保有需要的學生都能獲得有效的就業指導。要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標準,打造一批就業指導名師、優秀就業指導課程和教材。
充分利用“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等各類資源,提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質量和實效。要通過校企供需對接、職業規劃競賽、簡曆撰寫指導、麵試求職培訓、一對一谘詢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就業指導和服務。
要打造校內外互補、專兼結合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鼓勵用人單位、行業組織更多參與高校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
10.深入推進就業育人。各地各高校要把就業教育和就業引導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就業育人主題教育,引導高校畢業生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
開展就業育人優秀案例創建活動,選樹一批就業典型人物,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以上就是大學生就業政策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